近日的空檔時間幾乎都在處理跟翻譯有關的事,下午出門活動一下,順便到書店晃晃,無意間撇見一本書:《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好奇之下翻開看了幾頁,以了解作者為什麼要以「優使性」這個詞彙來取代 usability 原有的譯名。這篇主要是說一下自己不用「優使性」的理由。

本書作者 Max 在自己的網站上也有解釋為什麼要採用「優使性」,主要的原因包括:

  • Usability 的意涵不只是可用、易用,更包含了將整體設計優質化的概念。
  • Usable 可譯為〝可用的〞但Usability卻不適合譯為可用性,因為Usability已成為一個專門且獨立的概念,並不能泛指所有事物的〝可用〞程度,譯為優使性可使其成為獨立的專有名詞,如此將有利於華文之相關研究,且不影響其〝可用〞之意涵。
  • 優使性的中文發音與英文原文發音相近。

我也不贊成將 usability 翻譯成「可用性」,因為這樣容易和 availability 混淆,但我們還有「易用性」可以選擇,倒不一定非得創造新詞不可。 其次,在名稱中加了一個「優」而塑造成新詞彙「優使性」,或許可以點到「優質設計」的涵義,但是「易用」的部份是否就因此而削弱甚至犧牲掉了?

換個角度想,usability 這個詞彙是否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有這麼豐富的定義?還是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而逐漸有了更豐富的衍申意義?

我們可以看一下 ISO 9126 (1991)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 Quality 對 usability 的定義:

A set of attributes that bear on the effort needed for use, and on the individual assessment of such use, by a stated or implied set of users.

到了 1998 年的 ISO 9241-11 Guidance on Usability 中的定義是:

The extent to which a 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

我們可以發現,單單一個 usability 術語,不同的時空背景、環境中會有些微不同的定義,但是其最初的核心意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使用者用起來的感覺是否方便、好用(如果效能差當然就覺得不好用、不滿意)。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因為後來的衍生或附加意義,再創造一個新詞來取代既有的詞彙呢?新的詞彙在表達原文涵義方面的廣度及深度,是否真的優於既有的詞彙,且足以讓我們拋棄習慣用語?此外,如果外國人(英美籍人士)可以在不創造新詞的情況下,繼續對 usability 賦予更豐富的意涵(滿意、優質、有效率、高效能...),又不至於混淆,那麼為什麼翻譯成中文時就一定要創造個新詞出來呢?繼續使用既有的詞彙並賦予更豐富的解釋,似乎是更省力的選擇。

再看 Wiki 英文版對 usability 的定義:

Usability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functionalities of the product (cf. ISO definition, below), in addition to being solely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user interface (cf. framework of system acceptability, also below, which separates usefulness into utility and usability). For example, in the context of mainstream consumer products, an automobile lacking a reverse gear could be considered unusable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view, and lacking in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latter view.

從這段定義可以發現,其主要意義是圍繞在「可用(有用)」與「功效」上面;沒有倒退排擋的汽車,從 usability 的觀點來看,是既不可(好)用,又欠缺該有的功能。

其實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更多有關 usability 的相關定義,其中甚至包含了 learnability、memorability、accessiability...等等。如果能找到一個詞彙能夠涵蓋所有的涵義,自然是很好的,可是就目前看來,即使是「優使性」也無法達到這個目的,或者有明顯優於其他譯法之處--除了它的發音跟英文比較相近之外。

個人以為,「易用性」還是比較適當,不只因為它易懂、一般人皆已熟悉,它也能夠呈現 usability 的主要涵義。只要在此基礎之上賦予它更詳細的定義跟解釋(就像 ISO 或 Wiki 那樣)應該就夠了。人們似乎並不會因為那個名詞容易懂,或比較偏向某個核心意義,就單純認定只有那個涵意。我想,這應該是定義是否清楚完整的問題,而不是名稱上面要不要展現所有涵義的問題(除非原有的詞彙真的離原意太遠,甚至造成混淆或誤導),否則我們恐怕有好多術語都得再創新詞了,例如:scalability、abstraction、framework....等等。

總之,個人看法是「優使性」這個詞彙的 usability 並沒有優於「易用性」,故不建議使用。至於它將來是否會取代既有詞彙而成為標準的譯法,就靜觀其變吧。若將來有官方的標準翻譯(何時才會有呢?),無論個人看法如何,還是應該遵循官方標準。

以上意見無關那本書的內容好壞,事實上,我覺得討論 usability 方面的中文書籍太少,而這本書適時填補了這個空隙,對軟體開發人員是有幫助的。

附註:

我後來發現,中文維基百科原本的「易用性」詞條,被某位網友改成了「優使性」,而且其中的內容都改得跟英文維基百科的 usability 完全不同了。變更後的內容,包括定義、採用該譯名的理由等,大部分都和《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書中的內容相同。於是我又多事的動手修改了那個詞條(職業病+固執?),將名稱還原成本來的「易用性」,並依照英文版的內容做了部分翻譯,希望能還它本來的面貌。不過,現在到 Google 查「易用性」,還是會出現「優使性」的維基百科詞條,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讓 Google 更新統計資料吧。